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饮服务、旅游会展、文体娱乐等公共场所和客运车站、客运码头、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做好日常通风和清洁消毒,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集聚。
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所等特殊场所要封闭管理,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
旅游景区要坚持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实行预约制,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影剧院、娱乐场所、网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等控制活动人数,避免人员聚集。
市内各教育培训机构一律暂停线下教育教学,具体恢复时间视疫情形势另行通知。
交通运输、农(集)贸市场、批发零售等各环节加强管控,完善监测处置方案,抓好预防性全面消毒,坚决阻断病毒输入链条。
非必要不举办各类大型聚集性活动,若确需举办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单位应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控制人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药店、医疗机构等加强监测报告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在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如实向医生报告近期旅居史和相关人员接触史;就诊往返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零售药店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监测范围药品的人员实施实名登记。发现购药群众有发热症状的,应进行实名登记,劝导其至医疗机构就诊,并按要求及时报告相关信息。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预检分诊及有关防控措施,未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特别是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不得常规诊治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皮疹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可疑患者。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防控措施落实,加强培训管理,做到人人自觉防院感。
五、加快新冠疫苗接种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每位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生,有效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符合接种条件无禁忌的个人,要积极主动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全社会共同努力,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新冠病毒肺炎是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因此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广大群众要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密集场所或密闭电梯时,要全程规范佩带 口罩。 避免用手直榜碰触嘴接碰触嘴、眼、鼻。
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不聚集、用公筷公勺、注意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