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健康风险提示!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08-02 16:18:26    阅读:9917

8月份天气

持续高温的“三伏”天,

易出现高温酷暑、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炎热潮湿

各类细菌、蚊媒等生长繁殖加速,

易引发相关疾病传播。

鄂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注意防范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居家和外出旅行、户外活动需做好防护措施,预防乙脑、登革热、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此外,还要关注高温中暑和学生假期安全,做好防犬伤、防溺水等相关措施。

一、注意卫生防护,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疾病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经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主要为发热、咽痛、头痛、咳嗽、咳痰、皮疹、乏力等症状。8月正值暑假,不少朋友都会选择外出旅游,为了您的健康请大家继续做好防护,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健康提示

1.科学佩戴口罩。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建议在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

2.正确洗手,保持手卫生。做好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有效的措施,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规范洗手。在外出等不方便时,建议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双手。

3.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建议多开窗通风。每天可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也可以早、中、晚各一次。

4.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避开他人,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不随地吐痰。

5.做好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必要时及时就医。

二、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食物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容易诱发肠道传染病。

健康提示

1.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冰箱低温只能延缓细菌生长,并不能灭菌,因此食物需要热透后再食用。

2.尽量少食用容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不要在流动路边摊吃海鲜,不要生吃、半生吃水产品。加工海鲜时要煮熟热透,每次吃海鲜注意适量,不要一次食用过多。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4.尽量减少与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接触,患者用过的餐具、水杯、便器、卧具等用品注意清洗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三、做好防蚊灭蚊,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后,再经叮咬将病毒传给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乙脑多发生在每年的7~9月,这主要与夏秋季节蚊繁殖、气温和雨量等因素有关。

健康提示

1.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适龄健康儿童均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

2.家庭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家居环境中可以使用纱门、纱窗、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

3.搞好家庭和畜(禽)舍环境卫生。家庭应清扫卫生死角,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滋生的各种水体,通过消除积水从而消除蚊虫孳生地。

4.外出活动时应避开蚊虫喜好的阴暗隐蔽环境,穿浅色长袖衣裤,也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5.一旦出现乙脑疑似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四、做好防暑降温,谨防中暑发生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高温、烈日暴晒、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户外作业人员如环卫工人、快递员、建筑工人等群体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健康提示

1.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须加强通风降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2.减少产热,外出时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风油精等。

3.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4.一旦出现中暑,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高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5.高温天气驾车出行时,家长要养成下车时查看后座的习惯,绝对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以免孩子在高温下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五、旅行注意防范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皮疹、轻度出血,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常见的传染病。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各国及我国南方地区已进入了登革热流行期。正值暑假,广大市民如前往上述地区旅游,切记要注意防范登革热。

健康提示

1.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避免蚊虫叮咬。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或出差时,尽量避免穿短袖衣裤,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尽量在有纱门、纱窗的房屋内活动,睡眠房间使用蚊帐、蚊香或电驱蚊器。

2.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前往登革热流行区旅行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腺体肿胀、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说明旅居史;如果被诊断为登革热,请积极配合治疗以及遵守医疗卫生部门采取的传染病管理措施。

六、注意暑期安全,避免溺水发生

八月天气炎热,游泳戏水是夏日最受欢迎的消暑方式之一,但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广大市民应掌握一定的溺水急救技能,不去危险水域游泳,避免意外发生。

健康提示

1.加强自我防护。不去池塘、水库等水体情况复杂的自然水体游泳;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抽筋等情况的发生;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游泳,不在酒后从事水上活动;乘坐船只出行或从事水上活动时,应穿戴救生衣等防护装备或用具。

2.重视未成年人监护。家长应教导孩子不要去无人看护的河流、池塘或水库游泳,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泳池或自然水体周边;儿童必须由成年人看护,不得交由未成年人看管;家长或监护人看护时要与儿童保持触手可及的距离,专心看护,不能分心。

3.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正确施救。游泳或戏水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应尽快返回上岸;遇到同伴溺水的情况,应避免盲目下水施救,快速拨打救援电话并积极呼叫周围人员共同施救;待落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开放气道、控水,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七、注意防范暴雨洪涝灾害

夏季雨量充沛,易出现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不仅会对民众出行和生活造成困难,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的流行,如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皮肤病等。因此发生暴雨洪涝后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和个人卫生,做好健康防护。

健康提示

1.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气象和路况信息,时刻关注当地媒体发布的有关降雨、水情等信息,避免暴雨天气外出游玩。若要雨天出行,应及时查询道路情况,合理规划路线,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2.发现暴雨来袭时,应选择地势高、牢固的建筑物进行躲避。下雨天行走时要注意井盖,发现水面有漩涡、突泉时应绕道而行,同时注意车辆行驶安全,控制车速、谨慎变道。

3.遭受暴雨灾害后,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安全,应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不要饮用生水或地表水,特别是农村家里有水井的更应注意,以防水源水被污染造成的疾病传播,如感染性腹泻、伤寒、副伤寒、痢疾等。及时清理居室周边雨水、垃圾,减少蚊虫孳生,同时注意防蚊、灭蝇,做好厕所、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发现饮水出现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八、防犬伤

夏天是犬伤的高发期,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同时夏季人们穿着单薄,容易被犬只咬伤、抓伤。

健康提示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

2.外出遛狗时,应按规定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

九、注意防范蜱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健康提示

1.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只推荐2岁以上人员使用)。

2.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叮咬。


供稿:健教所、急传所

  单位地址:湖北省鄂州市古城路86号 | 办公电话:027-60858323 | 预防接种咨询:027-60858213 | 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咨询 027-60858012 | 艾滋病防治咨询 027-60858030 | 血吸虫病防治咨询 027-60858220 | 结核病防治咨询 027-60858309

传染病疫情报告值班电话:0711-3380120

ICP备案号:鄂ICP备10020436号-1  访问人数:2066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