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容易在学校传播的六种传染病,如何预防?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4-17 10:29:01    阅读:45

春天气温回暖、湿度上升,各种病毒也变得活跃。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孩子,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感染各种病毒。同时,教室、宿舍等密闭空间人员聚集,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春季常见传染病主要包括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

诺如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粪口/气溶胶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易呕吐,成人多水样腹泻。若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尿量明显减少(脱水征兆)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预防关键:勤洗手,注意饮水和食品卫生。处理呕吐物需佩戴防护装备,使用含氯消毒剂清理。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飞沫或污染物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臀部出现小水疱或红疹,可能伴有低烧。若出现肢体抖动、皮肤花斑等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关键:6~59月龄儿童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日常保持手部清洁也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

麻疹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没有得过麻疹或者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均为易感人群。麻疹典型症状呈“四期演变”:潜伏期(7~14天)→前驱期(3~4天高热、结膜充血、柯氏斑)→出疹期(红色斑丘疹自上而下蔓延)→恢复期。若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应及时就医。

预防关键:按时接种麻腮风疫苗(8月龄、18月龄各1剂)。

水痘

传播途径: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没有得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后发病。低热后出现水疱样皮疹,瘙痒明显。若持续高热、疱疹化脓等,应尽快就医。

预防关键:幼儿期应接种水痘疫苗,感染者需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于5~15岁未接种疫苗儿童,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耳下肿胀疼痛(咀嚼加重),可伴发热。当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或睾丸肿痛等症状时,应尽快送医。

预防关键:按时接种麻腮风疫苗(8月龄、18月龄各1剂)。

流感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者是流感高发人群。流感症状常表现为高烧、咳嗽、咽痛、肌肉酸痛。若高烧不退、呼吸急促,应及时就医。

预防关键: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春季易发传染病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疫苗。

2.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患,及时做好消毒措施。

3.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等,应尽早就医。

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卫监所徐惠、免规办孙卫敏   审核:廖世业  校对:刘静怡、柳鑫鹏)


  单位地址:湖北省鄂州市古城路86号 | 办公电话:027-60858323 | 预防接种咨询:027-60858213 | 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咨询 027-60858012 | 艾滋病防治咨询 027-60858030 | 血吸虫病防治咨询 027-60858220 | 结核病防治咨询 027-60858309

传染病疫情报告值班电话:0711-3380120

ICP备案号:鄂ICP备10020436号-1  访问人数:241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