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感染基孔肯雅热,可能会导致失明!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8-13 10:41:43    阅读:50

注意了!

小心基孔肯雅热“偷袭”视力!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

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感染后主要会出现三大症状:

发热、皮疹、关节疼痛。

但据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学院消息,

基孔肯雅热

还可能引发严重眼部并发症,

严重会导致失明!

赶紧来了解一下!


病毒如何“偷袭”眼睛?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学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周芬说: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通过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后,可通过血液循环突破血眼屏障,可能侵袭结膜、葡萄膜、视网膜等眼部组织,或通过免疫反应引发炎症损伤。

临床研究统计显示,约26.7%的患者在感染期间或之后出现眼部相关症状,最常见的眼部三种症状:眼痛、眼部炎症和视力下降。其中以结膜炎症最为常见,常在发热期出现,表现为眼红、流泪及异物感,通常持续数周。

千万别把“红眼病”当小事!

基孔肯雅热引发的结膜炎易与普通过敏性结膜炎混淆,但前者通常伴随高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更需警惕的是,病毒可波及眼球深部组织,诱发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甚至视神经炎。

葡萄膜炎患者会出现眼痛、畏光、视力模糊,若未及时治疗,可能继发青光眼或白内障;视网膜炎则导致视网膜炎症,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视神经炎患者可能突发失明,需紧急干预。

若蚊虫叮咬后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1、眼红伴高热:体温≥39℃,持续2—3天不退。

2、眼痛:眼球压痛明显,伴畏光、流泪。

3、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

4、关节剧痛:手腕、脚踝等小关节肿胀疼痛,影响活动。

眼科专家提醒,

如若感染基孔肯雅热,

即便全身症状已缓解,

仍应密切观察视力变化,

尤其出现眼痛、视力模糊、

畏光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预防基孔肯雅热,

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在防叮咬方面

除了喷化学驱蚊产品,

佩戴中药驱蚊香囊也是防蚊的好办法,

这种香囊毒副作用较小,

更适合日常使用,

不仅能驱蚊防蚊,

还能清热解毒、提神醒脑。

下面一起来认识

驱蚊香囊中的这几味中药!↓↓↓

艾叶

1.jpg

来源: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驱蚊药理机制:艾叶含挥发油0.2%—0.75%,主要成分包括桉叶油素、樟脑、龙脑等,这些成分能干扰蚊虫的嗅觉感受器,使其无法靠近人体,实现蚊虫驱避。

薄荷

2.jpg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驱蚊药理机制:薄荷富含薄荷醇、薄荷酮等多种挥发性单萜类化合物,形成的气味屏障能有效屏蔽人体气味,同时干扰蚊虫的嗅觉感知系统,使其难以定位叮咬目标并产生回避行为。

广藿香

3.jpg

来源: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釆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驱蚊药理机制:藿香含挥发油0.5—1.5%,主要成分为藿香醇、异藿香醇、柠檬烯等。这些成分能有效屏蔽人体散发的吸引蚊虫的气味分子,对蚊虫产生驱避作用。同时,藿香精油还对库蚊属蚊虫能起到很强的熏杀效果。

紫苏

4.jpg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驱蚊药理机制:紫苏叶含挥发油0.3—1.0%,主要成分为紫苏醛、紫苏醇和柠檬烯等。紫苏醛具有显著的神经毒性作用,能对蚊虫的乙酰胆碱酯酶起到抑制作用,导致其神经传导紊乱,降低攻击性。同时,紫苏中的特殊香气成分能有效掩蔽人体气味,使蚊虫难以识别目标。

供稿:健康教育所

来源:综合自南方+、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本文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甘   煌

校对:王   浩

复审:江光荣

终审:孙   强

  单位地址:湖北省鄂州市古城路86号 | 办公电话:027-60858323 | 预防接种咨询:027-60858213 | 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咨询 027-60858012 | 艾滋病防治咨询 027-60858030 | 血吸虫病防治咨询 027-60858220 | 结核病防治咨询 027-60858309

传染病疫情报告值班电话:0711-3380120

ICP备案号:鄂ICP备10020436号-1  访问人数:2749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