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天冷不宜勤洗澡?比起洗澡,更建议你多做这件事!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03 16:51:46    阅读:64

1.jpg

受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出现大幅降温。天冷时,回家后洗一个热水澡,既暖身,又能卸下一天的疲惫。不过,在医生看来,大幅降温后,最好减少洗澡频率,但可以适当多泡脚。

为啥天冷后要少洗澡

1.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气温较低时,人体腠理闭合,阳气内敛收藏,如果经常洗澡,易使人体内的阳气外泄,风寒湿等外邪容易趁机侵犯人体而致病。

2.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洗热水澡耗动气血,对气血本就亏虚的人来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3.可能引发皮肤问题秋冬空气干燥,皮肤水分会减少,皮脂膜会变薄,过度洗澡容易损伤皮肤屏障,导致瘙痒、抓挠,甚至影响睡眠。

当然,少洗澡不是不洗澡。出汗较少时,一周洗澡2~3次即可,水温保持在37℃~39℃较适宜,每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jpg

秋天常泡脚,3大好处不请自来

天冷时宜少洗澡,但泡脚是可以天天泡的。中医认为“寒从脚下起”,脚部是人体经络的集中地,且离心脏最远,负担最重,秋季泡脚能带来多重健康益处。

1. 促进血液循环

人的双足分布着70多个穴位,有三条阳经(膀胱经、胆经、胃经)的终点,和三条阴经(肾经、肝经、脾经)的起点,泡脚相当于刺激了这六条经脉和众多穴位,帮助人体疏通经络。

适当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全身血液流通;并通过温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体内寒气排出。

2. 调理脏腑

经常泡脚不但能解除疲劳、缓解压力,还可通过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和温养各脏腑组织功能,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机体抵御疾病能力的目的。

3. 滋阴润燥

秋季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口干舌燥、上火等症状。泡脚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提高血液对皮肤的营养供给,有利于缓解体内火气,降燥滋阴。

这样泡脚,更养生

1.最佳泡脚桶泡脚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正确的做法是,买一个比较深的木桶,可以把整个小腿放进去。同时,选择木桶有两点好处,一是贴近自然,二是比较容易保温。

2.最佳时长很多人泡脚都选择错误的做法: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甚至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其实,泡脚时间最好是30-45分钟,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就可以了。另外,用中药热足浴时,应该在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接着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就可以了。

3.最佳水温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通常最好维持在38℃-43℃。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将脚放入大约38℃的水中,然后加热水,逐渐变热至大约42℃,保持水温。同时,足浴时,水一般要淹过踝部,且时常搓动。

4.确认泡脚效果泡好脚就是泡到脚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但要注意,千万不要出汗过多,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说明经络已经上下贯通即可。

3.jpg

3个误区别犯

1.水太热

热水泡脚能加速血液循环,让下半身暖和起来,但这不意味着水越热越好。

用太热的水泡脚,即使你不觉得烫,长时间浸泡也会引发低温烫伤,出现发白、红肿、脱皮或水疱等情况,甚至造成组织坏死。

再者,水温太高时,脚部的血管会过度扩张,令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容易引发意外。

2.泡太久

泡脚时间越长不代表越养生。对一些人来说,泡久了反而可能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脚部皮肤受伤,排汗过多、大脑缺血则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问题。

3.乱加料

泡脚时加点姜片、艾叶或者花椒,能起到一定保健功效,但要给大家提个醒:加什么“料”也是一门学问,要根据体质来决定,不能随意加。如果加错,不仅效果不好,还可能起到反效果,或是引起过敏之类的问题。

总之,在不明白自身体质的情况下,劝大家不要乱加料。如果想通过药材泡脚治疗,最好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供稿:健康教育所

来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文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甘   煌

校对:王   浩

复审:江光荣

终审:孙   强

  单位地址:湖北省鄂州市古城路86号 | 办公电话:027-60858323 | 预防接种咨询:027-60858213 | 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咨询 027-60858012 | 艾滋病防治咨询 027-60858030 | 血吸虫病防治咨询 027-60858220 | 结核病防治咨询 027-60858309

传染病疫情报告值班电话:0711-3380120 | 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举报电话:027-60858323

ICP备案号:鄂ICP备10020436号-1  访问人数:3071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