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 46016—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从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全流程作出规定,让午休课桌椅更舒适、安全、耐用。标准要求午休课桌椅的尺寸必须兼顾学习与午休双重需求。上课时,课桌椅高度按学段分段设置,座面宽度不低于360毫米,确保学生坐姿端正。午休时,椅子可展开为躺椅形态,整体长度不少于1050毫米,靠背角度不低于135度,并配备宽大头枕与搁腿部件,让学生能够舒展入睡。桌下空间也科学设定,保证腿部自由伸展,避免午休时蜷缩不适。此外标准对午休课桌椅的材料、性能和结构作出严格规定,同时标准明确午休课桌椅从出厂到使用全链条质量保证要求。

午休课桌椅典型结构示意图

午休课桌椅实物参考图
项目背景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身心健康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阵地,其设施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生长发育。研究显示,课桌椅高度不适容易导致不良坐姿,进而增加近视、脊柱侧弯、驼背等健康风险。其中,脊柱弯曲异常作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与肥胖、近视共同被列为三大健康“杀手”。
为积极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及国家卫健委《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相关要求,并与新发布的《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形成政策与技术协同,北京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启动了护脊课桌椅专项研究。该项目以新国标为技术基础,重点结合其中关于桌椅形态尺寸、材料性能、结构安全等关键指标,在真实校园场景中开展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估,旨在为全国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健康课桌椅、探索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新模式提供实践支撑与区域示范。
政策引领:筑牢健康屏障
脊柱健康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键基础。当前,国家已系统构建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网络,并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纳入常态化学生健康监测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防控要求,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推进的京蒙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在科研能力与区域实践方面的协同优势,推动国家层面政策导向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为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脊柱健康干预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科研支撑:完善评估体系
项目依托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专业科研力量,在项目负责人马军教授/董彦会研究员的学术引领下,与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项目负责人张秀红科长、杨田副科长带领的本地执行团队紧密协作,结合当地学校卫生工作实际,系统构建青少年课桌椅使用与脊柱健康关系的科学评估体系。研究团队已完成呼和浩特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身高、坐高等关键生长发育指标的标准化采集工作,初步建立区域性生长发育指标数据库,为课桌椅设计的科学化与精准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项目组织入校实地调研,系统评估现有课桌椅在高度调节机制、座面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人体工效学原理,对新型护脊课桌椅在坐姿改善、使用舒适度及学习专注度提升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验证,逐步形成覆盖数据采集、问题诊断与效果评估的全流程科研支撑机制。
优势互补:京蒙资源对接
多年来,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以“需求导向、科技赋能”为原则,围绕青少年健康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合作:学生健康队列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室扩声系统听力评估、脊柱健康正姿干预、近视防控和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等,并产出一系列优秀成果。该项目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在科研能力与区域实践方面的协同优势,推动国家层面政策导向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为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脊柱健康干预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1.扎实筹备,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本次专项研究在于构建了一个“前沿科研”与“区域实践”深度耦合的一体化工作平台。合作中,双方各有侧重: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侧重于顶层设计、研究工具开发与核心数据分析等科研前端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则侧重于组织协调等落地执行环节。通过定期会商与数据共享,双方确保了科研与实践的紧密对接,共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性健康问题解决方案。试点启动前,相关部门按标准化程序完成试点学生身高、体重测量,依据个体情况匹配厦门立达信数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护脊健康课桌椅,并完成脊柱健康初筛。截至10月9日,内蒙古疾控中心与本地中小学协同完成试点班级环境布置,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传统课桌椅布置图

护脊课桌椅布置图

调研前脊柱健康检查

调研前脊柱健康检查
2.稳步推进,收获一致好评
10月29日项目迎来重要实地进展,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联合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共同深入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对已投入使用护脊课桌椅的班级进行了实地走访。现场反馈十分积极,学生和老师们普遍认为该桌椅舒适、宽敞,对使用体验表示“特别满意”。这一正面反馈,为护脊课桌椅的实用性和接受度提供了有力的一手证据。与此同时,本年度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监测工作也已由当地专业骨科医院脊柱团队完成,监测流程规范,数据可靠。研究所需的学生和家长的知情同意书及学生问卷均已收集完毕,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29日呼和浩特十八中调研现场
创新设计:亮点解析
护脊课桌椅采用多项创新设计,直击青少年脊柱健康痛点,为学生提供科学护脊支持。其设计亮点包括:
零重力午休模式:模拟零重力条件自然体态角度,实现零压深度睡眠。
全包裹式支撑:贴合学生脊柱成长曲线,正姿护脊,有效预防脊柱侧弯。
黄金C角与防眩桌面:引导居中坐姿,并保护视力、防脏污。
人机工程学设计:从靠背到座面,全面支撑肘部与腰部正确发力,午休腰部不悬空。

护脊健康课桌椅示意图
展望未来:数据攻坚与全国推广
基于当前取得的良好进展,项目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明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和内蒙古疾控中心将组织团队全力推进督导工作有序进行,确保数据精准、高效地转化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研究团队将持续汇聚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的实际使用反馈,为护脊课桌椅在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的标准化应用与推广,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政策建议。
青少年脊柱健康关乎个体全面发展与国家人才储备。本次专项研究通过“科研-实践-推广”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国家健康战略及新发布标准的积极响应,更是优化校园健康环境的重要举措。随着研究数据的不断完善和实地应用的成功验证,京蒙两地将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筑牢青少年脊柱健康的坚实防线。
供稿:公卫所
来源:北大儿少所(本文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甘 煌
校对:王 浩
初审:熊 伟
复审:江光荣
终审:廖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