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鄂州气温持续走低,室内空调取暖成为常态,加湿器也随之进入使用高峰。空调运行会加速室内水分流失,导致空气干燥,引发皮肤瘙痒、咽喉肿痛、鼻黏膜出血等不适,合理使用加湿器能有效改善环境湿度。但是加湿器使用不当,反而诱发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等健康问题。为保障公众健康,鄂州疾控现将加湿器使用的核心要点提示如下:
01加湿器“帮倒忙”的三大健康危害
1.诱发呼吸道感染:加湿器水箱若长期不清洁,易滋生军团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这些细菌随水雾扩散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引发“加湿器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老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更高。

2.加重过敏症状:湿度过高(超过60%)会为霉菌、尘螨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这些过敏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同时,潮湿环境还可能导致墙壁、家具发霉,进一步加剧室内污染。

3.造成皮肤与黏膜损伤:部分市民习惯在加湿器中添加精油、香水、消毒剂等物质,这些成分经雾化后会直接刺激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破坏黏膜屏障功能,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或引发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

02科学挑选:认准三类核心指标

1.优先选带湿度控制功能的产品:建议选择具备自动恒湿功能的加湿器,能将室内湿度稳定在40%-60%的适宜范围,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减少人工调控的麻烦。
2.根据房间面积选合适加湿量:加湿量通常以毫升/小时(ml/h)为单位,10-15平方米的卧室建议选择200-300ml/h的产品,20-30平方米的客厅可选择300-500ml/h的产品,避免加湿量不足或过剩。

3.关注清洁便利性与安全性:尽量选择水箱开口大、部件可拆卸的加湿器,方便日常清洗;材质上优先选食品级ABS或PP材质,避免使用劣质塑料释放有害物质;超声波加湿器需注意是否有“白粉”问题,建议搭配纯净水使用。
03正确使用:掌握四个关键步骤
01做好使用前准备:
首次使用前,需用清水彻底清洗水箱、雾化片及机身内部;长期未使用的加湿器,再次启用前应先用白醋浸泡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细菌。

02选对水质与位置
水质优先使用纯净水或凉白开,避免直接使用自来水(含矿物质易形成水垢、滋生细菌);摆放位置需远离空调出风口(1-2米以上)、床头(0.5米以上)、电器及木质家具,建议放在房间中央或靠近地面的平稳处,确保水雾均匀扩散。

03控制使用时长与湿度:
搭配湿度计使用,当室内湿度达到40%-60%时及时关闭加湿器,避免24小时不间断运行;夜间使用时可调至低档,防止睡眠中湿度过高。

04坚持定期清洁
每天更换新鲜水质,每周至少彻底清洁1次,清洁时可用软毛刷配合白醋擦拭水箱内壁及雾化片,清除水垢和细菌,清洁后晾干再使用。
04重点注意事项:规避这些“雷区”
1.禁止随意“加料”:加湿器内仅可加入纯净水或凉白开,严禁添加精油、香水、消毒剂、感冒药等任何物质,避免化学物质雾化后危害健康。
2.明确适宜使用场景:长时间密闭开空调的卧室、办公室等小空间,以及老人、儿童、呼吸道敏感人群活动区域可使用;厨房(油烟大易污染水箱)、卫生间(本身湿度高)无需使用。
3.配合改善室内环境:开空调时,可在空调出风口放置湿毛巾或在室内摆放绿萝、吊兰等水生植物,既能辅助增湿,又能净化空气。定期开窗通风同样重要,即使在寒冬,每天也应开窗1-2次,每次15-20分钟,让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细菌滋生风险。

4.特殊人群加强防护: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使用前需咨询医生,选择无白雾、易清洁的加湿器,并定期更换滤网(若有)。
冬季保暖与健康息息相关,加湿器的使用核心在于“洁净”与“适度”。遵循科学的挑选和使用方法,才能让空调房的温暖更舒适、更安心。如出现加湿器使用相关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就医。
供稿:健康教育所(本文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甘 煌
校对:王 浩
复审:江光荣
终审:孙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