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校园外卖热,食品安全“隐形风险”需警惕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21 19:00:00    阅读:84

寒冬时节,随着气温持续走低,一股外卖热潮在各大校园悄然兴起。中午和傍晚时分,校门口外卖骑手聚集、餐食堆积如山的场景已成为许多学校的常态。一键下单、快捷送达的外卖服务,确实为师生提供了便利与多样选择,但在这股热潮背后,食品安全的隐形风险正悄然滋生,亟待引起重视。

一、校园外卖持续“升温”,便利背后藏隐忧

今天中午吃什么?已成为许多学生打开外卖软件时的日常困惑。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学生外出就餐意愿明显降低。校园食堂普遍存在用餐时间集中、排队时间长、座位紧张等问题在寒冷的冬季,这些不便被进一步放大。相比之下,外卖不仅可以精准控制取餐时间,还能避免在寒风中排队等候,为学生提供了更优的用餐体验。

然而,在这看似便利的外卖消费背后,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小觑。2025年8月河南一名21岁的大学生因长期依赖外卖解决三餐,不注意饮食卫生,在吃完一碗牛肉面后,出现腹胀、彻夜腹痛、全身发抖等症状,被确诊为急性肠胃炎引发的脓毒血症类似事件在全国多所高校均有发生,敲响了校园外卖食品安全的警钟。

二、隐形风险亟待关注协同治理刻不容缓

然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校园外卖的便捷背后,潜藏着从制作、配送到消费全链条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配送环节监管缺失

外卖食品从制作到送达需经历多个环节,其中温度控制是关键。在寒冷天气下,部分外卖员为节省时间将餐食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导致食品温度骤降,不仅影响口感,更易滋生细菌。同时,配送箱清洁消毒不到位、不同品类食品混放等问题也较为普遍。

2. 餐饮商家资质参差不齐

尽管外卖平台对入驻商家有资质要求,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部分商家实际经营场所与证照地址不符,卫生条件不达标;还有的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食材劣质食品打包盒等,这些都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3. 校园末端管理存在盲区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外卖配送采取开放式管理,缺乏有效的准入机制和监管措施。外卖员在校门口聚集分发,餐食长时间露天堆放,不仅影响校园秩序,更易造成食品交叉污染。而且人流量大、灰尘多,易受蚊虫、老鼠等污染,食品包装与卫生安全难以保障,食用后易引发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4. 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许多学生在选择外卖时,往往更关注价格、口味和配送速度,对商家的食品安全资质关注不足。据调查,仅不足三成学生会查看外卖商家的食品安全档案,超过六成学生表示几乎不会关注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这种将便利性置于安全性之上的消费倾向,恰恰反映出学生群体食品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

三、多方携手综合施策,共建安全饮食环境

面对校园外卖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监管部门应创新监管方式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通过外卖平台实时展示商家的后厨情况;建立外卖商家信用评价体系,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商家实施重点监管;同时加强对配送环节的规范,制定外卖配送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外卖平台须压实主体责任严格商家准入审核,定期对入驻商家进行实地核查;利用技术手段实现配送全程温控监控,确保食品在安全温度下配送;建立黑名单制度,及时清退违规商家。

学校餐饮服务要主动提质升级一方面,可设立专门的外卖取餐区,配备保温消毒设备,规范外卖配送秩序;另一方面,应着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对外卖食品的过度依赖。学校食堂应成为校园健康饮食的主阵地,不仅要确保食品安全,更要在菜品多样化、营养均衡上下功夫。同时,可开设健康饮食讲座,普及营养知识,让学生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养成科学膳食习惯。

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饮食理念在订购外卖时,要养成查看商家资质和评价的习惯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通过平台投诉,维护自身权益。另外,偶尔的外卖可以是一种调剂,但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与其依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外卖,不如主动选择校园食堂这一更安全、更健康的选择培养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冬日虽寒,食品安全不能降温。只有重视食品安全,让便捷与安全同行,才能真正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让这个冬天既温暖又安心。

来源:人民日报平安校园

  单位地址:湖北省鄂州市古城路86号 | 办公电话:027-60858323 | 预防接种咨询:027-60858213 | 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咨询 027-60858012 | 艾滋病防治咨询 027-60858030 | 血吸虫病防治咨询 027-60858220 | 结核病防治咨询 027-60858309

传染病疫情报告值班电话:0711-3380120 | 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举报电话:027-60858323

ICP备案号:鄂ICP备10020436号-1  访问人数:31790454